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教务首页 >> 样板支部 >> 理论学习 >> 正文

教务处党支部集中学习《山东省教育厅等11部门关于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十条意见》

2019-01-14 王琦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统领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推动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再出发”,进一步提升全省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整体办学水平和发展质量,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确保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更加顺应时代要求,更好服务现代化教育强省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1创建山东省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 将职业教育摆在现代化教育强省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大格局中系统谋划布局,紧紧围绕破解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突出矛盾,推动省部共建山东省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在职业教育考试招生、人才培养、“双师型”队伍、产教融合、办学制度、保障机制、管理体制、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创造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建设职业教育制度创新高地。 2优化改进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加快推进高校分类考试招生,使春季高考成为技术技能人才选拔的主渠道; 加强春季高考考点尤其是专业技能考点基础能力建设,提升考试保障和服务水平; 3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职业教育本科、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系统规划职业教育 培养体系,扎实推进包括技工院校学历教育在内的中职与高职、 中职与本科、高职与本科、本科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衔接,推动中 职、高职、职业教育本科、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联 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 交桥”。 4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育人机制 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 科学人文素养、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坚持标准引领,健全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主动对接产业发展、技 术进步和流程再造,到 2020 年,修订、开发 400 个左右专业教 学标准,形成既分层分类、又系统衔接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 5建设全国一流的职业院校和专业(群) 在各类规划中充分考虑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同步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着力营造包括技工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平等发展环境,健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的学校和专业布局结构,支持以设区的市为单位,统筹规划市域内职业院校布局调整、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统筹各类职业教育资源,与区域产业对接,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6构建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办学长效机制 制定校企合作推进办法,加快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制定产教融合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争取山东省及 8 个左右城市、10 所左右高职院校、80 所左右中职学校及部分职教集团、企业成为国家职业教育“十百千”产教融合试点,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7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在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 育以及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职业院校按照有关规 定自主制订单位内部人事管理制度,自主管理岗位设置,允许教学急需但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专业人才参加学校招聘,合格的先作为兼职 教师使用,待取得教师资格证后再转为正式教师;支持学校引进 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和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专家、科技人 才、技能人才等担任产业教授; 推进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青年技能名师建设计划,培育一批专业(学科)骨干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和职教名家. 8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 建立稳定长效投入机制,坚持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投入,逐步提高生均经费拨款水平,切实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继续加强对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改善和内涵建设的支持力度,探索实施“基本保障+发展专项+绩效奖励”的财政拨款方式。 9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支持职业院校有计划地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人才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与海外高水平院校建立一对一合作关系,举办合作办学项目,系统学习先进办学模式,建设海外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推动高水平职业院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支持职业院校发起成立“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联盟,在沿线国家建立办学机构、研发机构,与沿线国家职业院校联合举 办高水平职业技能大赛. 10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 修订《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落实“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要求; 组建山东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重大决策的科学性; 加大高职院校正职交流使用力度; 对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健全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组建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库,鼓励技术技能大师建立工作室; 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讲好职教故事,传播职教声音,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教务处-电话:0536-3276766 ; 0536-3276525 ; 0536-3272725;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南路8979号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